  |
 |
A股未入摩不是末日 |
2016-06-16 |
17:48 |
昨日凌晨時份,MSCI明晟正式公佈,再一次延遲
將中國A股納入其MSCI新興市場指數,令市場、特別是
中港投資者大失所望,也是第三次過門而不入。正如中
證監在昨早的聲明所指,一個廣受國際認同的指數產
品,如果不將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股票市場納入其中,
該指數是不完整的,特別是中國股票市場及經濟對全球
的影響力已經不可同日而語。筆者對此也是認同的。
原先A股入摩的消息是高唱入雲的,但MSCI昨就延
遲A股入摩提出三大理由:一、內地限制合格境外機構
投資者(QFII)每月資本贖回不能超過上一年度淨資產
值的20%;二、上市公司停牌過多問題;三、滬深交易
所對涉及A股金融產品預先審批的限制仍未解決。因此
入摩仍要再等一會。
這三個理由,說得簡單一點,就是MSCI仍然覺得A
股市場未能跟隨國際標準、A股市場未夠全面開放可以
自由出入、A股市場仍然是人為操控過多。但我覺得第
三個理由不是開放與否那麼簡單,而是涉及金融安全的
問題,在內地投資者對衍生工具認識不深的情況下,貿
然開放,只會對金融體系造成重大衝擊或危機。但我也
贊成內地要在開放與監管之間取得平衡,讓資金自由進
出之餘,也要定出明確的規管準則。
內地A股巿場誠然是一個未曾完全開放的市場,但
近年國家多項金融市場改革都正是朝著市場化方向邁
進,如針對去年千股停牌的奇景,就停牌和復牌機制訂
明確指引。又例如,前年滬港通的開通已經是一大進
步,逐步將國際股票市場的標準引入A股市場。只要深
港通盡快開通,繼續向外展示改革和開放的決心,A股
早日入摩就指日可待。
所以,我期望內地巿場規管日趨完善,而外間估計
明年A股入摩機會高達七成,故入摩與否只是時間問
題,不是成敗問題,今次未得,並非A股末日!
立法會議員
張華峰 |
|
|
|
 |
Notes : Quotes are one hour delayed. For Real-time and Streaming
quotes, please refer to Open Account for details.
Copyright © 2016
CHRISTFUND SECURITIES LIMITED. All rights reserved.
聲明 :
本公司客戶已經持有部份以上建議股份,投資者必須自行分析以上建議及自行承擔入市風險。
AASTOCKS.com Ltd 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竭力提供準確
而可靠的資料,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,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,本公司
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概不負責。
Information is provided by AAStocks.com |  |
Important Statements relating to the use of the Website
|
 |
 | |